我們這稱之為學習的動作,本身就值得研究。而研究性學習,則是我們在沒有干預,亦沒有束縛的情境下,進行的學習方式。在周三進行的研究性學習交流班會上,各個小組,對自己的課題進行了中期匯報。
陸毅小組研究了不同污染物對植物生長的影響,創(chuàng)意性地將實驗分攤給各個組員,取得了較為完備的實驗資料;柏基成小組的升降燈泡課題,發(fā)揚了工科專長,完成了機械結構設計;李仕琦小組的修正帶安全性課題恐怕是對儀器要求最高的,但仍在器材有限的情況下取得了一定成果;楊璇小組的除菌垃圾桶課題,通過創(chuàng)新性思維,成功設計出了圖紙;最具科技性的應該就是卜昴華小組的家用AI課題,順應物聯(lián)網的潮流,制作出了能夠安裝在電器上的控件。
能聽到各個小組在研究過程中的點點滴滴,著實是不可多得的樂趣。從吃在嘴里的鈣片,土壤里的綠植,家務中的洗衣液,乃至是電動車的改裝,范圍如此廣泛。困難在所難免,但更多的是歡笑。相信自己,付出行動便已是成功了一半。
研究性學習不是一次花架子的活動,而是一次腦力與思想火花,以及統(tǒng)籌能力,融合而成的一副景象。期待每個成員都能全傾全力,秉持科學和合作的精神,在探索的道路上,掀起屬于風暴的巨浪。
(班主任韓濤 拍照 袁光上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