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人善于吃,精于吃,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。而國人“嗜吃”的背后,離不開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。食物是裁體,在食物之后附著了文化的傳承,即是近觀食物之美,遠眺文化之源。而在快餐文化愈演愈烈的今天,如何吃,吃什么,更成了一門學問。
班會活動前,我們專門開展了一個調查,從下發(fā)的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同學們愛惜身體,健康生活的決心,可往往事與愿違。罪魁禍首正是光鮮亮麗的食品包裝和同學們躁動不安的雙手、根本停不下來的嘴。
為了真正杜絕零食不加以控制的的現(xiàn)象,主持人帶領我們撕開光鮮亮麗的包裝,一探究竟。反式脂肪令人害怕,食用色素令人發(fā)指。安賽蜜的過度使用,鈉的過量攝入,都會引起不可估量的健康問題。雞精味鮮卻不利于水鹽平衡,面粉加工劑實用卻致癌……這么多潛伏的安全危害,同學們紛紛怕了包裝下的丑陋面孔。
為此,同學們一起承諾,關心糧食和蔬菜,關心健康與飲食。顯然,與親手制作的家常菜相比,外賣少了成就感與安心;與媽媽手工烘培的面包點心相比,零食少了甜蜜與溫暖。
一節(jié)有味的班會課,一份擲地有聲的承諾。同學們學會了如何吃,吃什么。學會了保護自己,愛護身體。心中有了健康的飲食觀念,九班的同學們,已知食物之美,且看他們遠眺文化之源,君子愛食,取之有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