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市教育學會中學地理教學專業(yè)委員會第14屆年會在我校召開
來源: 錄入者: 發(fā)表于: 點擊:
常州市教育學會中學地理教學專業(yè)委員會2014年年會(即第14屆年會)于2014年12月24日在我??萍紭且粯菆蟾鎻d舉行,來自常州市各市區(qū)的會員代表70余人參加了會議,會議由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員朱志剛老師主持。
完利梅校長致歡迎辭:學校高位運作,地理教研組成長迅速
在全體與會成員合影之后,我校完利梅校長致歡迎辭。她向與會人員介紹我校近幾年來在教育教學高位運作的同時,智能機器人、民樂團、健美操、女子排球等學校特色性項目,也開展得有聲有色,享譽省內外;在介紹我校新一輪發(fā)展既成就學生也成就老師的發(fā)展、學校為師生發(fā)展服務之后,也充分肯定了我校地理教研組在李萬龍名師的引領下,成為一支充滿活力、善于學習、成長迅速的團隊。
市地理教研員朱志剛:通報2014年地理教研工作,年會增選理事和副理事長
市地理教研員朱志剛老師就委員會工作總了簡要總結。他簡要通報了自上一屆年會以來,我市地理教師通過市教師發(fā)展中心、名師工作室、地理E學習團隊、江蘇“教學新時空”、高三地理教學研討會等平臺所開展的卓有成效的活動,一支成熟的常州市地理教師團隊逐漸形成。接著會議增補了陳國祥、馮梅花、吳立忠、楊堯中、張海濤五位同志為常州市教育學會中學地理教學專業(yè)委員會理事,理事會議增補我校完利梅校長為常州市教育學會中學地理教學專業(yè)委員會副理事長。
委員會李巖理事長:三個視角與三個希望
李巖理事長在會上作了主旨發(fā)言。他從學習層面、教學層面、教研層面三個視角闡述了地理教師的專業(yè)發(fā)展與自身素養(yǎng)建設的必要性。在發(fā)言中,他對與會成員提出了三點希望:一是要加強團結、學習與合作,二是要加強研究,提高整體理論水平;三是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。
市一中地理教師孫旭:嘗試顛倒課堂,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深度融合
市一中孫旭老師為全體與會人員奉獻了一堂精彩的“基于平板的顛倒課堂”研究課。孫老師課前讓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,遇到問題通過觀看微課來解決,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反饋給老師。課堂上孫老師首先帶領學生就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,展開討論、互動,對知識進行深化和拓展。接著利用問卷星進行當堂作業(yè),孫老師巡視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。最后利用問卷星的反饋功能進行現(xiàn)場反饋,并就相關問題組織討論或講解。孫老師在課堂上嫻熟地運用電子白板、Google Earth等技術,機智回答學生的問題,贏得與會老師的好評。
市一中李萬龍副校長:通過“主題事件教學”,學生學得有意義
下午,市一中李萬龍副校長首先就微視頻、微課程與顛倒課堂的概念作了澄清。他認為微視頻主要是時間在5-8分鐘左右的、講解知識點視頻,主要可用于補償教學和顛倒課堂的實驗。微課程是在微視頻的基礎上,包括師生互動、生生互動、學習效果檢測等在內的網(wǎng)上課程,必須要有與之相配套的學習管理系統(tǒng),這種課程主要用于成人的學習,在中小學并不適用。而顛倒課堂,是將教學的流程顛倒,將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前置到課前,主要通過觀看微視頻來學習,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展開互動、討論,進行知識的拓展和深化,并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,最后是當堂作業(yè)和反饋。顛倒課堂的效益如何目前尚沒有一致的認識,許多學校在試驗,市一中也在高一物理、化學等學科教學中進行著試驗。
接著,李校長就地理教學“為什么教、教什么、怎么教”三個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。為什么教?李校長認為,我們應該為生活而教,為理解而教,而不僅僅為了考試。教什么,不能僅僅是教科書上現(xiàn)存的結論,教師要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教科書,要看到知識背后的東西,如科學研究的方法、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等,教方法、教思維比教知識更重要。怎么教?李校長認為,知識是不能“授受”的,教師要創(chuàng)設一定的情境,在對話中幫助學生建構對知識的理解。美國奧德麗·科恩學院“為了目的的教育”和國內的“主題事件教學”是很好的嘗試,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學習知識,在這樣的學習中,知識不是目的,而是解決問題的工具,賦予知識以生活的意義。在這樣的學習中,學生才會有“我要學”的感覺,也才能學得更有意義,學得更好。
年會論文交流:創(chuàng)新思維,各展才智
在市地理教研員朱志剛在宣布了年度論文獲獎名單后,來自常州市四個轄區(qū)的地理老師作了年會論文交流。
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顧松明作了題為《基于標準的中學地理教學實踐探微》的發(fā)言。他首先強調閱讀經(jīng)典書籍給人思考,并結合本校“3D” 教學研究(“Discover:發(fā)現(xiàn),Digest:領悟,Develop:發(fā)展”)及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指出:教學要預設科學性、靈動性的教學方案,要契合學生最近發(fā)展區(qū),并展現(xiàn)師生思維軌跡;要當堂檢測與反饋,從師生評議中發(fā)現(xiàn)學生的吸收與消化水平。他認為,有效的地理教學必須基于課程標準,滿足學生的多元發(fā)展需求,關注不同學段的認知操作技能,大力開展形成性評價;要尊重學生多元視點,激活創(chuàng)造思維,培養(yǎng)學生的闡發(fā)能力。
武進橫林高級中學的楊巧表示:課堂導入要注意創(chuàng)新性與時代感,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(fā),新穎開放地設計課堂提問,要聚焦身邊地理現(xiàn)現(xiàn)象,創(chuàng)設民主寬松的教學情境,讓學生參與課堂。
金壇市金沙高級中學胡純認為,要關注學生的潛在狀態(tài),結合學生實際處理教材。課堂預設是必須的,但要關注學生思維的差異性,要將問題“放下去”面向全體學生,使學生基礎性資源得到生成,這是每個教師畢生追求的教學機智。他說,教師通過對課堂上生生、師生之間的互動的反思,生成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新問題“生長元”,實現(xiàn)不同于教學設計原定內容的生成,使“下一次”教學過程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生成。
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戴恩宇引用蘇霍姆林斯基和加德納(多元智能理論提出者)的話說,“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、獨一無二的世界”。教師要善于發(fā)現(xiàn)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,對他們加以引導和幫助,給以悅納和確認,予以延伸和發(fā)展,讓每一個學生都平等、自由、充分地參與學習,享受學習的幸福。教師要樂于挖掘每個學生的優(yōu)勢潛能,要為學生創(chuàng)造多種多樣的展現(xiàn)各種智能的情景,給每個人以多樣化的選擇,使其揚長避短。她說,影響學習效果的學生差異主要有:性格差異、興趣差異、知識差異等。差異研究的意義在于:促進學生自主建構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、增強教師教學技能、改善師生之間關系。教學要預設差異、回應差異、共商差異、走近差異。
本次年會安排緊湊,內容充實,指導性強,是一次承前啟后的大會。
(金春 韋祥洪)
關閉窗口
打印文檔 |
主辦單位:常州市第一中學 蘇ICP備05086717號-1
地址:常州市椿桂坊蘇家弄55號(213003) 聯(lián)系電話:(0519)88121926 (周一到周五,8:00-11:00,13:30-17:30)
技術支持: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、常州萬兆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 訪問統(tǒng)計